足球青训需要什么条件?

  人才和场地是硬性要求,而资金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资金是维持人才稳定的必要条件。

  人才方面,首先要保障青训教练的水平。2000年以前,很多退役的专业足球运动员甚至是国脚会到省市一级的体校当教练,已故前国家队守门员许建平就曾经是大连足球运动学校的一名教练,他培养出了陈东和安琦这样的国字号守门员。而像大连青训的元老级人物贾凌福教练,当年可是北京体育大学的高材生。

  但是,随着职业足球的发展,很少有国脚愿意到基层当孩子王了,更多的人选择到职业球队执教。因为即使是助理教练,收入也会比基层教练好很多。另一方面,一些没有职业经历的人通过考取教练资格,进入到青训教练领域中来,使得整个青训教练圈良莠不分。

  在专业队时期,国家体委统筹规划足球青训工作,严格意义上来说,那个时期是属于供给制足球。这个一直持续到了1977年龄组的球员,也就是孙继海、李伟峰这一拨球员,接受的是完全专业化的训练。这个时期的物质条件并不是很好,很多青少年的训练场还是泥土地,缺乏专业的训练设施,一些北方球队甚至无法正常进行冬训。但是 ,那时候的孩子比较能吃苦也肯练,像孙继海和李伟峰都是出了名的能练,球队正常训练结束后都会自己主动加练。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学校都在抓足球,比现在所谓校园足球抓的要扎实得多。那时能够进入到区体校的小球员,都是经过教练在区域内各小学千挑万选,精心挑选出来的,都是有一定足球天赋的孩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材过程,现在没有了。

  那个时期青训的任务是以选材为主,后来随着踢球孩子数量的减少,就变成了只要你能来踢球我就接收。缺乏优良选材的过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成材率要打很大的折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中超联赛上看到年轻球员的表现一茬不如一茬。

  场地也是制约青训的一大因素。大连万达的青训基地在中国足球青训中首屈一指,然而,并不是所有青训队伍都这么幸运,很多青训队伍用的都是泥土地训练场,不仅训练效果大打折扣,而且非常容易受伤。更有甚者,由于某些球队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教练只能领着球员打游击,每过一段时间更换训练场地。

  资金在现在的足球青训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目前的青训已经完全打破了地域界限,小球员可以自由选择青训球队,一些有资本支持的青训机构可以挥舞钞票,吸引优秀的年轻球员加盟,优秀的青训教练也会被高额的薪酬所吸引。这样一来,大部分优秀教练会被吸收到几个大型青训机构,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